热门关键词:
我们常常认为,一块广告牌就是品牌投放的一个载体,作为创意的配角,用来辅助营销活动的信息传播。但没想到的是,一个品牌的广告牌竟成为了日本有名的地标、“必打卡景点”,为品牌带来超出想象的价值。
不仅经常在动漫中“露脸”刷存在感,如果你在小红书、旅游网站上搜索“大阪旅游”,还会发现很多攻略都把这块广告牌列为“必打卡景点”,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拍照留念。
品牌想要扩大知名度,让消费者在关键时刻“想起你”,投放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格力高这个广告牌,每个月光是电费就要耗掉16万日元(约9600+元人民币),还没算其他费用。
新一代格力高广告牌一年能带来291亿日元(约17.5亿人民币)的经济效益,周边商店街的消费能增加76亿日元,附近知名百货大丸心斋桥店与高岛屋大阪店的消费也能增长20亿日元。格力高相关产品的销量将会增加39亿日元(约2.3亿人民币)。
也就是说,这块广告牌不仅引来无数游客“同框合照”,居然还能赚钱……比起其他品牌大笔资金砸下去见不到半点水花的广告,格力高这笔投放简直划算。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市场营销为了抓住消费者的眼球,总是变着花样迎合消费者。
但高手过招,从来都不是毫无章法地左打一拳,右打一拳。抓住一个核心大创意,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每一次的更新都在奔跑姿势的基础上,优化小人的线条、服装和背景,以跟上时代的审美。
格力高最早卖的是焦糖糖果,这种糖果每一颗的热量是15.4千卡,以一个身高165cm,体重55kg的人在1分钟內跑过160米可燃烧8.21千卡计算,在1.88分钟后应可跑过300米并燃烧15.4千卡。因此,也有人称他为“300米跑者”。
在笔者看来,品牌是为了减轻焦糖糖果由于高热量给消费者带来的心理负担,所以通过奔跑小人把品牌与运动、健康、阳光等关键词紧密关联,扭转产品的负面印象。
同时,跑步是一项大众化的运动,不受年龄、场地的限制,认同感和接受度会更高。
也许格力高也没想到,把这件事坚持了86年后,“奔跑的小人”已经成为品牌最有力的视觉锤。
喜新厌旧是消费者永远改不掉的调性。基于大创意的思维下,做无限创意的延伸,既可以保持记忆点,也能给消费者提供新鲜感。
在第二代的时候,霓虹塔下设置一个小舞台,让鳄鱼头的人偶弹钢琴表演爵士乐;
到了第五代广告牌,背景灯还会根据早中午晚的不同时间段进行颜色的变化,象征小人跑了一天;
第六代广告牌连“跑了一天”也不满足了,直接把世界景点都搬上去轮流变换背景,这是要跑遍全世界的节奏……
虽然一般来说“十几年才能换一次衣服”,但跑者也会在某些特别的时刻,变装登场,例如2002年穿着世界杯的运动装、2003年棒球队阪神虎的队服、2007年国际田联大奖赛的日本队队服等等。
在第五代广告牌撤下,第六代还没换上的时候,找来日本女星绫濑遥进行“代跑”,也是惊艳了不少人。
每一次更新或换代,都是一次话题事件,引发观众对新一代奔跑小人的无限期待,也激起了大众的“收集癖”和打卡欲望。
检验一个logo或商标是否能够成为有力的视觉锤,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能否用一句话,向第三方描述清楚。
一个你看不懂或不能简单解释清楚的图形,难以形成深刻而具象的印象,当然你也不会向别人介绍。
我们常常认为,一块广告牌就是品牌投放的一个载体,作为创意的配角,用来辅助营销活动的信息传播。
但其实把眼光放远一点,一块广告牌也可以是创意的主角。用好了,这笔投放就不仅是一项支出,还很可能为品牌带来意想不到的增益。
咨询热线
0898-6936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