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当地时间4月21日,万斯的专机刚刚降落在新德里机场,印度财政部就火速发布了一份官方命令,宣布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征收12%的
印度钢铁部长库马拉斯瓦米在声明中振振有词,称此举是为了保护国内制造商免受进口激增的不利影响,确保市场公平竞争。但路透社直截了当地指出,这一措施的主要目标就是中国。时间节点的选择更是微妙至极,恰好在美国副总统访印的敏感时刻祭出关税大棒。
印度此次加征关税的品类主要针对钢铁制品,这不是偶然。据数据显示,2024-2025财年,中国已经成为印度第二大钢铁进口来源国,仅次于韩国。在印度钢铁产业界看来,中国钢铁犹如洪水猛兽,大量涌入印度市场,迫使一些本土钢厂不得不缩减运营规模,甚至考虑裁员。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印度第一次对中国钢铁下手。早在2024年9月,印度就曾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钢铁产品征收过12%到30%不等的关税。今年2月,库马拉斯瓦米甚至放言,印度可能对中国钢铁征收15%至25%的保障税。
这一系列举动背后,是印度投机心态的明显体现。特朗普政府刚刚掀起了新一轮全球关税战,印度迫不及待地向美国表忠心,试图借此在中美博弈中捞取好处。这种姿态,立刻引来了中方的强烈回应。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与美国达成所谓的关税交易。
印度在钢铁贸易领域对中国的这次出手,显然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那么简单,更深层次的考量是向美国示好,试图在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战略中讨得一席之地。然而,这种做法能否如印度所愿,还是将引火烧身,值得深思。
万斯此次访印可谓含金量十足。作为12年来美国副总统首次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他还特意携带了印度裔妻子和三个孩子同行,充分利用这层特殊的姻缘关系拉近与印度的距离。这位印度女婿的到来,莫迪政府几乎是使出了十八般武艺来迎接。
从欢迎仪式的规格来看,印度方面堪称给足了元首级礼遇。不仅出动仪仗队欢迎,还在新德里街头各处竖起欢迎广告牌,进行交通管制以保障万斯车队畅通无阻。更令人惊讶的是,莫迪甚至不顾外交对等原则,亲自接见万斯夫妇及其三个孩子,这在外交礼节上实属罕见,显示出印度对此访的高度重视。
究其原因,万斯此行肩负着特朗普政府的重要使命——深化美印关系并促成两国达成初步贸易协定。特朗普上台后便对全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印度也未能幸免,面临26%的高额关税。虽然后来在中方强硬反击下,特朗普暂停了对75个国家征收关税90天,但仍保留了10%的基础关税。
印度对美国的态度一直很微妙,它选择了不反制但希望美方高抬贵手的柔性策略。莫迪在特朗普刚上台时就曾访美,希望免除关税,但未能如愿。这次,印度成为美国优先进行关税谈判的五国之一,显示出华盛顿对新德里的战略重视。
会谈结束后,白宫迅速发表声明,称双方在关税谈判中取得重大进展,并证实美印已敲定一份路线图,以降低双方的关税负担。这无疑是一个突破性进展,标志着美国首次对印度松口,同意降低对印度的关税。
对美国而言,在全球关税战中拿下印度这个重量级棋子至关重要。一方面,这可以作为关税战的突破口,向其他国家展示合作的样板;另一方面,借此拉拢印度,在印太地区构建对华包围圈,削弱中国的区域影响力。而印度恰好在万斯访问期间对中国钢铁出手,无疑是向美国献上的一份投名状,为的就是换取关税谈判中的更多让步。
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长戈亚尔近期的一番表态,将印度的机会主义暴露无遗。他公开宣称中美贸易战是印度的千载难逢的机会,甚至毫不掩饰地污蔑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导致了贸易混乱。这种言论背后,是印度试图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捞取好处的野心勃勃。
更直接的证据是,印度官员已经毫不讳言地表示,正在联系在华欧美企业,邀请他们转移到印度投资。这种公开挖墙脚的行为,显示出印度想要趁火打劫的心态,希望借美国对华施压之机,吸引外资从中国转移,实现印度制造的宏伟目标。
然而,印度玩的是一场高风险游戏。一方面,它需要讨好美国,获取市场准入和投资;另一方面,又难以割舍与中国的经济联系。2024年中印贸易额高达1277亿美元,其中印度从中国进口额达1135亿美元,对华贸易逆差高达992亿美元。这种巨大的贸易不平衡,反映出印度对中国制造的严重依赖。
印度在国际舞台上最擅长的就是战略模糊。在乌克兰问题上,印度就没有跟随西方制裁俄罗斯,反而趁机低价购买俄罗斯能源。这种左右横跳的外交技巧,让印度在大国博弈中保持了相对灵活的空间。莫迪希望在美中之间左右摇摆,短期内捞取美国的甜头,同时又不放弃与中国的长期合作。
除了经济联系外,印度还需要与中国在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平台上保持合作。两国作为亚洲的主要大国和邻居,有着太多无法回避的交集。近期,中印边境局势也有所缓和,中国的雅下水电工程甚至在帮助印度防洪救灾。如果印度真的为了讨好美国而与中国撕破脸,不仅在经济上承受不起,在地缘政治上也会失去回旋余地。
印度的这种机会主义策略看似聪明,实则暗藏风险。它希望在中美贸易战中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既吸引美国的投资,又维持与中国的贸易往来。然而,这种左右逢源的美梦背后,隐藏着印度制造业的结构性弱点,这些内在缺陷可能会让印度的如意算盘落空。
莫迪政府雄心勃勃地打算将印度打造成世界工厂,试图取代中国的制造业地位。然而,这种想法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口号阶段。印度经济结构显示,其GDP的六成依靠服务业,制造业发展长期不足,自力更生的口号难以落到实处。
最大的掣肘在于印度的体制性障碍。官僚效率低下、资本流动缓慢,莫迪推行的各项改革举步维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链条完备,技术迭代速度快,供应链稳定如铁板一块。印度要真正挑战中国的制造业地位,无异于以卵击石。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印度市场对中国商品有着巨大胃口。中国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化工原料在印度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手机、电脑、通信设备等产品占中国对印出口的近一半,而印度的纺织业、医药业等支柱产业也离不开中国提供的化工原料。若印度真与中国交恶,这些产业将面临断供风险。
更讽刺的是,印度想要发展制造业,恰恰需要中国的帮助。在制造业前期发展阶段,中国的设备、原料和技术是印度工业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因为讨好美国而与中国彻底闹僵,印度的制造业升级之路将更加崎岖不平。
面对印度的挑衅,中方已经亮出了反制牌。中国有足够的能力维护自身权益,包括贸易反制、出口管控和产业调查等多种手段。如果印度一意孤行,继续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向美国示好,中方将采取坚决对等的反制措施。这对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印度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之举。
印度现在面临一个两难选择:是继续在中美之间玩走钢丝游戏,还是认清现实,与中国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从长远来看,任何试图在全球经济格局重构中投机取巧的做法,最终都可能适得其反。印度若真想成为制造业强国,不是简单靠挖墙脚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脚踏实地地解决自身结构性问题。
印度加征钢铁关税看似针对中国,实为向美递交投名状。这种机会主义策略难以长久。
印度制造业弱点和对华依赖,使其左右逢源美梦难实现。中印经济互补,合作才是双赢之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克什米尔再次交火 从当地时间26日晚至27日凌晨 目前双方没有人员伤亡报告
华为 Pura X 阔折叠手机获鸿蒙 HarmonyOS NEXT 5.0.1.115 升级
华为 Mate XT 非凡大师推送 HarmonyOS 5 花粉 Beta 版
TES稳坐LPL榜首!2-1击败JDG!369全场游龙,Ale狂送不止
好消息:“跑刀”出金了 更好的消息:出的是现实里的1万克真黄金/
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好消息:“跑刀”出金了 更好的消息:出的是现...
咨询热线
0898-6936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