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电信诈骗防范意识,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中国人民银行蚌埠市分行精心谋划,聚焦“三条主线”,多种形式组织金融机构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锻造“先锋队”,专业守护筑防线。人民银行蚌埠市分行聚焦银行职工反诈能力提升,联合蚌埠市反诈中心,走进银行机构开展专项培训3次,探索常态化、实战化的能力提升机制。同时,引导银行机构组织银行员工深入学习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律法规与防范技巧的培训24次,通过系统培训、案例实操等,在银行内部培育出一支懂业务、善沟通、能实战的专业化反诈队伍,以专业力量驱动反诈工作向纵深推进。
建强“微阵地”,反诈宣传入日常。为创新反诈宣传模式,人民银行蚌埠市分行积极探索,打造家门口的反诈凉亭,将乘凉休闲的凉亭转化为增长知识的反诈宣教“微阵地”。其中,张公山公园老年活动广场的“反诈凉亭”最具特色,市民在休闲观景之余,潜移默化地接受反诈知识熏陶,实现反诈宣传融入日常、贴近群众,让反诈知识“看得见、听得着、记得住”。
织密“课堂网”,精准宣教覆全民。人民银行蚌埠市分行深入分析不同群体特点,引导银行机构针对老年人、在校学生、企业财务人员等,精准剖析受骗风险点与信息接收偏好,量身定制宣教活动,构建起覆盖全民的“反诈课堂网”。通过提升匹配度,把反诈知识这堂“必修课”,精准滴灌至各类人群。2025年“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期间,辖内346个银行营业网点依托厅堂开展宣传,发放材料1.8万余份;线万余人次,新媒体类宣传超20篇稿件,覆盖蚌埠发布、蚌埠日报、最蚌埠、安徽财经网、蚌埠论坛等各大平台,让反诈知识“无死角、全渗透”。
前不久,李女士匆匆走进中国银行蚌埠泗水桥支行营业大厅,焦急地向当班柜员求助。经询问得知,李女士在浏览短视频时,被一则声称可“免费指导开网店、提供境外供货渠道”的弹窗广告吸引。一直怀揣创业梦想的李女士心动不已,随即根据对方指引注册了店铺,并通过手机银行汇出了5万港币用于“进货”。
由于跨境汇款存在时间差,在此期间,对方持续不断的催促电话让李女士察觉到异常。意识到可能遭遇诈骗后,她果断报警。在登录手机银行发现汇款状态仍显示为“处理中”后,李女士立即赶往开户行——中国银行蚌埠泗水桥支行寻求帮助。
支行了解情况后,依据李女士提供的报案回执,迅速与当地警方核实,最终确认李女士遭遇了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支行进一步查询李女士账户及业务记录,确认其通过手机银行发起的该笔汇款状态实际已变更为“已汇出”。经紧急追踪汇款流程,发现该笔款项正处于中银香港处理入账的阶段。为争分夺秒拦截被骗资金,支行第一时间向上级机构汇报并请求协助。在省、市分行的全力指导与支持下,支行迅速与中银香港业务团队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了诈骗案情。中银香港团队及时响应,按流程迅速将该笔汇款原路退回至李女士账户,最终成功拦截了全部被骗资金。
“本来以为钱追不回来了,多亏了你们的专业和高效,才帮我及时挽回了损失!”看着手机上的到账提示,李女士激动地说道。数日后,她还专程为支行送来了一面印有“反诈先锋守钱袋 金融卫士保平安”的锦旗,表达由衷的感激之情。
中国银行蚌埠分行表示,将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不断完善安全防护机制,进一步筑牢“反诈”防线,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的宗旨,为维护区域金融安全稳定贡献更大力量。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特别是老年群体易受侵害的情况,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蚌埠市分行于7月上旬在津浦大塘公园开展专项反诈宣传活动,将公园凉亭变身为临时“讲堂”,为30余名在此纳凉的老年群众讲解反诈知识,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活动中,银行工作人员通过剖析真实案例,重点揭露了三类针对老年人的高发骗局:一是冒充公检法人员,以“银行卡异常消费”“电话欠费”等为由诱导转账;二是假借“亲友急病”“领导办事”等名义实施诈骗;三是利用“低价购物”“微信代购”等噱头骗取定金或手续费。蚌埠市反电诈中心民警现场拆解犯罪话术,强调“凡要求向‘安全账户’转账或索要密码的均是诈骗”,并提醒老人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原则,遇可疑情况立即拨打110或96110专线求证。
据悉,活动现场共向老人发放图文防诈手册30余份,手册详细列出48类常见诈骗手法,涵盖冒充身份、虚假购物、恐吓勒索等类型,并附简易识别口诀。现场并赠送了定制反诈小礼品,以强化宣传效果。
邮储银行蚌埠市分行长期以来高度重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特别是老年群体的金融安全。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服务地方百姓的重要金融机构,将持续在公园、社区等老年人聚集场所开展常态化宣教活动。通过深化警银协作,有力打击电信诈骗,切实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为老年人群体营造更加安全的金融环境。
“陌生链接别点,陌生来电要防,转账汇款多核实……”近日,中信银行蚌埠分行的反诈宣传小分队走进高校、社区和企业,通过生动讲解、互动问答、案例剖析等形式,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安全锦囊”送到群众身边。
进校园:针对学生群体社会经验不足、易被“刷单返利”“校园贷”“游戏充值诈骗”等陷阱盯上的特点,宣传人员走进高校,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结合近期高发的学生被骗案例,详细拆解诈骗分子的套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醒学生,遇到可疑情况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切勿轻易泄露银行卡信息或点击不明链接。
进社区:针对“冒充子女借钱”“虚假保健品推销”“中奖诈骗”等瞄准老年人的常见骗局,该行深入龙子湖区建新社区与社区工作者联动,在居民活动中心、小区广场设立宣传点,向过往老人耐心讲解诈骗分子如何利用亲情、利诱等手段实施诈骗。建议老年人遇到大额转账、陌生来电时,多与子女沟通或直接联系银行、警方核实,避免财产损失。
进企业:宣传人员走进当地多家企业,为员工开展反诈专题讲座。重点讲解了“AI换脸”“伪造公章”等新型诈骗手段的识别方法,提醒大家在处理工作邮件、执行转账指令时,务必通过当面确认、多渠道核实等方式筑牢防线。
此外,中信银行蚌埠分行还联合反诈中心拍摄反诈宣传视频,扩大宣传覆盖面。“我们将继续以‘三进’活动为依托,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持续将反诈知识送到更多群众身边,切实履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中信银行蚌埠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切实提升公众防范电信诈骗意识,践行“金融为民”理念,5月开始,徽商银行蚌埠分行积近期组织开展了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商圈、开讲座的“四进一开”系列反诈宣传活动,着力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该行将社区作为宣传主阵地,在绿地世纪城社区广场、秦集镇天河路社区等地密集开展活动。其中,端午节前夕在天河路社区创新举办的“粽叶裹住幸福,反诈守住财富”活动,巧妙融合传统民俗与反诈知识科普,通过包粽子、趣味问答、案例讲解及发放宣传折页等形式,吸引广大居民参与。后续的反诈户外宣传活动也深入普及了非法集资、养老诈骗等防范知识。针对学生群体,该行走进蚌埠禹王学校,举办“守护青春·反诈同行”专题宣讲。结合“游戏充值诈骗”“虚假兼职刷单”“冒充老师收费”等校园高发案例,运用情景模拟和互动问答,生动剖析诈骗手法,传授“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防范技巧,覆盖师生200余人,发放手册200余份。
为守护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年人财产安全,该行深入多个村开展“反诈宣传进乡村,守护老人钱袋子”活动。工作人员在村委会重点讲解针对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养老项目”“保健品推销”等诈骗陷阱,并通过真实案例警示风险。在大禹广场开展的“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宣传活动,通过横幅、展架、有奖问答等形式,引导村民远离电诈与非法集资。
在商圈宣传方面,该行联合蚌埠市银行业协会,在宝龙商圈开展“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工作人员走访周边商铺,向店主及店员普及防范电信诈骗、安全支付等知识。此外,分行还结合党建联建,在天河路社区举办“守护钱袋子,安享夕阳红”专题讲座,专门面向中老年居民,深入剖析“养老诈骗”“保健品诈骗”等常见手段,强调不轻信陌生来电、不随意转账汇款。
全方位、多层次的“四进一开”反诈宣传体系,正在有效提升社会公众的防诈意识和能力。该行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反诈宣传工作,创新方式方法,为构建“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新格局贡献力量。
近日,蚌埠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再次发出表扬信,高度赞扬浦发银行蚌埠分行淮河支行于2025年7月11日成功识别并拦截一起涉诈资金转移案件,有效堵截涉诈资金73万元。这已是该行今年5月以来,第三次因精准拦截电信网络诈骗获得该办公室的正式表彰,充分展现了浦发银行蚌埠分行在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维护金融安全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效。
浦发银行蚌埠分行的反诈成绩单,源于一线员工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风险意识和扎实的专业能力,以及高效运转的风险防控机制。5月7日,高新区科技支行员工在接待客户王某咨询贷款时,敏锐察觉其下载的所谓“和信”APP要求“充值激活”的异常情况,迅速核查账户并果断提醒客户报警,成功为客户止损1万元。高新区科技支行员工在客户陶某承诺“冲刺存款”要求开卡时,立即警觉其可能涉及为他人“跑分”洗钱,及时上报反诈中心。经民警现场核实,确认客户受上线指使开卡用于“刷流水”贷款,成功阻止了涉案银行卡的产生。7月11日,淮河支行在处理客户申请解除银行卡管控时,发现其账户突增两笔大额资金且交易对手信息可疑。银行配合警方迅速冻结账户,成功拦截73万元涉诈资金。
三封沉甸甸表扬信不仅是对具体成功案例的嘉奖,更是对该行整体反诈工作的充分肯定。该行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一线员工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的风险识别能力,内部风险预警和上报联动机制高效畅通,与公安机关的协作响应迅速有效,切实履行了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为维护地方金融秩序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的态势,广发银行蚌埠分行始终将守护客户资金安全放在首位,积极构建“科技+宣教+协作”三位一体的反诈防控体系,为维护地方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科技是反诈的第一道屏障,该行依托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升级智能风控系统,实现对账户交易的全天候动态监测。系统预设“大额资金异常流动”、“涉诈账户关联交易”等多维度规则,实时捕捉可疑线索并预警。如柜员在处理客户孙某取款业务时,发现其账户异常冻结且对取款用途和资金来源表述不清。凭借系统预警和敏锐意识,工作人员迅速联系反诈中心,协助反诈中心成功捣毁一个盘踞蚌埠的收贩银行卡犯罪窝点,有力斩断了诈骗资金链。
精准有效的宣传教育是筑牢反诈心防的关键。该行针对不同群体特点,打造线上线下联动宣传矩阵。线上,通过手机银行APP、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反诈短视频和图文案例,揭露“刷单诈骗”“冒充公检法”“网贷陷阱”等手法及应对策略,并为老年客户制作图文并茂的防骗指南。线下,组建专业宣讲团队深入社区、校园、企业开展“面对面”宣传。如在安徽财经大学的专题讲座中,工作人员结合学生易遭遇的“校园贷”、“网络交友诈骗”等真实案例,通过情景模拟和互动,使学生掌握识诈、防诈、反诈核心技能。
从柜面的严谨核查到校园生动安全课,再到系统精准拦截,该行正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初心使命。该行表示,将持续创新反诈手段,深化多方协作,为守护百姓“钱袋子”、共建平安蚌埠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咨询热线
0898-69369560